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和經營所得,靈活用工收入的界定?
2023-05-08
靈活用工服務不僅能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加強管理職能,還能為個人減免一大筆稅費。
要清晰的理解這一點,必須要了解靈活用工的收入界定。
企業或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取得的收入能夠認定的三個類型依次為:
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和經營所得
這也是靈活用工平臺取得收入能界定的三種類型。
之所以要進行區分,這其實是關系到靈活用工平臺的運行核心,把它認定為經營所得的話,我們就可以享受增值稅、個稅的核定征收,這是一個大的優勢,我們必須要把它認定為經營。
如果不把它認定為工資薪金會有什么影響?
先是工資薪金,如果這部分收入被認定成工資薪金的話,企業需要為這個員工繳納社保,因為這時候該員工僅僅是一個雇員,不是自然人。企業需要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并受到勞動法的約束。由此,社保會給企業增加至少27%的負擔,再加上公積金的話,企業的這個社保的壓力計算會增加到接近40%,也就是說,企業招聘一個人,月薪1萬的話,企業實際的負擔其實是14000元,這對于企業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其次是勞務報酬,如果我們把他認定為勞務報酬,企業就不再是為五險一金而煩惱,而是成為這一部分收入的代扣代繳義務人,按照規定進行代扣代。這個自然人在次年會把這筆收入匯總到自己的綜合所得,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按照20%-40%的這個階梯代扣代繳,按照3%-45%的綜合所得來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如圖一個匯率的匯算稅率表。
因此,個人稅負會有所增加,這一部分稅負會間接的轉嫁給我們的企業。通常企業和個人承諾的薪資,基本上都是自然人的到手價,所以說我們如果定義為勞動報酬所得,其實對于企業的經營成本,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增加。
最后是經營所得,如果把它界定為經營所得,可以做到增值稅免,個稅享受核定。不涉及社保問題。企業和個人在綜合成本上都非常的低,是雙方都非常希望得到的一個結果。
了解了工資薪金、勞務報酬和經營所得的區別之后,如何將靈工收入界定為經營所得,就至關重要。
工資現金是企業稅付最高點,所以我們必須先將這筆收入從工資薪金中區別出來,在哪些情況下收入會被界定為工資薪金呢?
第一,在總體上其勞動是一種附屬性勞動,還是從屬性勞動?
也就是說在勞動時間、持續長度、勞動地點、勞動數量、勞動質量等方面是否受到雇主,也就是企業主相關規則的約束?如果受到約束那他就是雇員,如果不受那么就不是雇員。反之,獨立提供勞務的人,雖然也要受到合同當事人預先約定的制約,比方說:要在什么時間之前交付,要交付什么結果等等。像這樣只限于合同任務的約束,就不屬于雇員,不被認定工資薪金
第二,勞動過程中的主要勞動條件,比如工具、設備、場所、材料等是由公司提供,還是主要是給付勞動的人自己提供?
如果是公司提供,你就是雇員,收入就會被認定為是工資薪金,相反,如果都是自己提供的,你僅僅簽了一份公司的任務合同,最終按照合同你把任務完成任務從而獲得的收入,就不認定為是工資薪金。
第三,所從事的勞動,是獨立于雇主業務范圍內的,還是屬于雇主業務的組成部分?
如果是組成部分,那么你就是雇員,收入被認定為工資薪金。如果不是,比方說:公司找了一個程序員做產品的開發,最終給他支付一筆費用,這就是業務外包典型形態。在這個業務形態當中,程序員所提供的的勞動就不是業務內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是業務外的部分,那么他的收入不會為認定為是工資薪金。
當然了,以上幾點都建立在不簽訂勞動合同的基礎上,如果簽訂勞動合同,肯定是工資薪金
排除了工資薪金,自然人的收入如何在勞報酬和經營所得當中進行區分,這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一個話題,這也是目前業內難以去權衡的一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勞務報酬和經營所得的概念
勞務報酬所得,是我們綜合所得中的一部分,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收入。
這里的勞務是指以下的幾點:包括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檢測、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如果說涉及到這些,收入很有可能會被認定成勞務報酬,就無享受經營所的優惠政策
第一,個體工商戶,有商事主體認證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了所得,以及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伙企業的個人合伙人,來源于境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生產經營的所得
第二,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所得,這里的“依法”就是一個臨時稅務登記的一個程序,不是隨意的去從事辦學、醫療,就可以把它認定為是經營所得。你要有相關的稅務登記,才能被認定為是經營所得。
第三,個人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比方說個人與企業簽訂合同,承包了企業的一個項目并獨自完成,這是企業與個人的行為,這一部分所得會被認定為是經營所得;如果這個人把承包過來的這個項目,分發給其他人一起去完成,承包人再給其他人分錢,那么這部分收入就會被認定為是勞務報酬
第四,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這一條其實還是比較很寬泛的
所以,國家有進一步做了明確。《對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765號建議的答復》關于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及有關規定,靈活用工人員從平臺取得的收入,可能包括勞務報酬所得和經營所得兩大類,靈活用工人員在平臺上從事設計、咨詢、講學、錄音、錄像等勞務取得的收入,作為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由支付勞務報酬的單位和個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對于靈活用工人員注冊成立個體戶,或者雖未注冊,但是在平臺上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的,其取得的所得,屬于經營所得運稅項目。經營所得以每一年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稅所得額,適用經營所得稅率表進行計稅。
從中可以看出來,我們對勞務報酬所得是有明確的限定的,但是在經營所得的限定當中講的卻很模糊。
在《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令第707號文件》中有這么一句話:個人取得的所得,以界定應稅項目的時候,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因此,這一部分收入的界定,各個地方的稅務局有不同的解釋,很可能有些地方的稅務局,會認定這是一個勞務報酬所得;有些地方的稅務局,就會認為這是一個經營所得。
這也導致,有企業到稅務局代開個人勞務報酬發票時候,有稅務局是按照經營服務進行經營所得去納稅,也有的按照勞務報酬所得去納稅。
國家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地方政府之間的良性競爭,地方政府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為了本地招商引稅。